
最近医疗圈又迎来一波设备采购高峰在线股票配资平台,甘肃、四川、安徽等地接连放出采购大单,动辄上亿的预算背后,藏着不少行业信号。
甘肃抛出1.5亿大单,市场要变天了?
先来看看甘肃这个大项目。最近甘肃省县域医共体发布了第一批设备更新招标,预算1.52个亿,要采购一批磁共振、CT这些“大块头”设备。
具体来看,这次采购分成了10个包,要买3.0T核磁4套,1.5T核磁4套,128排CT1套,64排CT12套,还有C型臂2套,乳腺机1套。
有意思的是,早在去年12月,甘肃省卫健委就发过采购意向,总预算高达4.28亿。这说明什么?后续肯定还有DR和超声这些设备的采购计划。这一波设备更新潮,看来是要动真格的了。
飞利浦独占四川市场,DSA价格创新低。
展开剩余79%就在甘肃抛出大单的同时,四川的DSA采购结果也出来了。
飞利浦拿下了全部4台设备,用的还是今年的销量冠军Azurion 5 M20这个型号,中标单价409万,总价1636万。
这个价格值得说道说道。要知道,这次项目的预算是2400万,实际成交价省了差不多三分之一。更关键的是,这款DSA界的“机王”价格首次逼近400万大关,这在往年是不可想象的。
我特意去查了8、9、10月份的DSA价格抽样表,发现这个价格确实很有竞争力。这说明在集采的大背景下,即便是飞利浦这样的国际大牌,也不得不放下身段,用更亲民的价格来争取市场。
安徽采购路坎坷,市场冷暖自知。
与甘肃、四川相比,安徽的采购之路就显得曲折多了。2024年名义上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集采,到现在2025年都快结束了,还没完全搞定。这期间经历了各种变更、废标,甚至还有中标后弃标的尴尬情况。
具体来说,安徽这次的采购有几个特点:一是DR、C臂、超声这些设备数量大,而CT、磁共振数量少;二是采购过程特别曲折,光是废标就好几次;三是预算本来就不高,还经历了多次推迟直到废标。
最近,安徽终于把之前因为投标不足三家而废标的CT、磁共振项目重新挂网了。这个过程确实让人唏嘘,但也反映出当前基层医疗设备采购面临的现实困境。
市场现象背后的深层逻辑。
这一连串的采购动态,其实反映了医疗设备市场的几个深层变化:
首先,国产替代正在加速。从甘肃的采购清单来看,除了高端设备,大量中端设备给了国产品牌很大的市场空间。这些年国产设备进步神速,已经不再是当年的“吴下阿蒙”了。
其次,价格下行压力持续。不仅是在DSA领域,CT、磁共振这些大型设备的价格也在持续走低。这背后既有集采的规模效应,也有国产设备崛起带来的竞争压力。
第三,基层医疗市场正在崛起。从这些采购项目都能看出,采购主体都是县域医共体,说明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设备更新需求正在释放。这是分级诊疗政策推动的必然结果。
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。
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,各方参与者都在调整策略:
对于进口品牌来说,过去那种高高在上的定价策略已经行不通了。它们必须重新定位,既要保持技术优势,又要在价格上更有竞争力。飞利浦这次在四川的中标价就是个很好的例子。
对于国产品牌而言,这是抢占市场的好机会,但也要避免陷入单纯的价格战。如何在保证性价比的同时,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和服务水平,是它们需要思考的问题。
对于医疗机构来说,选择面确实更宽了,但也要根据自身需求理性选择。不是最贵的就是最好的,适合的才是最好的。
写在最后。
从当年完全依赖进口,到如今国产设备崭露头角;从过去的价格不透明,到现在的集采公开透明,这个行业正在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。
当然,挑战依然存在。如何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保证质量,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创新,这些都是行业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。
但有一点是肯定的:最终受益的将是广大患者。更先进的设备、更优质的服务、更可及的治疗,这才是医疗设备行业发展的根本目的。
未来的医疗设备市场,必将是更加精彩纷呈的。我会继续关注这个领域,为大家带来更多深入的解读。
械友医疗
医院各科室设备、耗材清单汇总,找产品、对需求在线股票配资平台,来械友医疗,助你抢占医械市场新机遇!
发布于:山东省天元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